多位两院院士担任医学院校长
陈孝平院士(右)为患者手术。陶继东 摄
王辰
王辰院士为我国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长期从事呼吸疾病的临床、研究、教学工作,取得多项重要创新并进入国际诊疗指南。现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等。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正林院士为我国临床检验诊断学专家,长期从事临床分子诊断和专注于疾病基因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是我国致盲眼病防治研究的领军人物。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等奖项。获第二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称号。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邬堂春院士做报告
乔杰
范先群院士在为患者诊病。郭文毅 摄
邬堂春
李校堃
邬堂春院士长期从事空气污染与健康的研究,也是我国职业卫生与环境卫生学领域首位国家杰青、长江学者、“973计划”和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获国家自然科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金力院士主要从事人群的遗传结构、人群的起源和迁徙、人类复杂遗传病和计算生物学等方向的研究。在遗传多样性分析领域提出了多个理论和方法;在基因组水平深入解析了东亚人群的遗传多样性的特征;阐明了东亚人群多个性状的适应性变异的分子遗传学基础,揭示疾病的遗传易感性与自然选择密切相关。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次等。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正林
(健康时报 王楠)近日,多所高校人事调整,多位两院院士担任校长岗位,“院士校长”现象受到关注。随着全国各省份高考成绩陆续公布,高考志愿填报在即。据健康时报不完全梳理,共有10所医学院校的院长或校长由院士“挂帅”,多数为近两年调整上任。
陆林院士为我国精神卫生领域第一位院士,曾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院士提出干预病理性记忆的新模式和成瘾防复吸治疗的新理念,发现快速抗抑郁新靶点和在睡眠中治疗精神心理疾病新方法等。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辰院士(中)和同事一起研究病例。蔡娘婉 摄
乔杰院士多年来一直从事妇产及生殖健康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领导团队不断揭示常见生殖障碍疾病病因及诊疗策略、创新生育力保存综合体系,并从遗传学、表观遗传学角度对人类早期胚胎发育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学
范先群院士是我国著名眼科专家,长期致力于眼眶病和眼肿瘤的临床治疗与基础研究。他带领团队创建眼眶外科内镜导航手术系统等关键技术体系,提高眼眶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建立眼恶性肿瘤介入化疗新技术和手术治疗新模式,提高保眼率和生存率。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金力
李校堃院士研究领域为重组蛋白药物基础理论研究与药物研发。李校堃带领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开发为临床药物。先后开发出3款国家一类新药,并实施产业化,累计销售突破百亿元,在全国5500多家医院使用,累计使用患者达6800万人次。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范先群
詹启敏
陈孝平
张学院士为医学遗传学家,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会长。主要从事罕见遗传病致病基因研究,系统开展了多种罕见遗传病的致病突变谱和基因诊断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孝平院士系肝胆外科专家,武汉同济医院肝脏外科主任。建立世界首个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模型并转化到临床获得成功,提出了小范围肝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新理念。曾获曾获得国家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获第二届国家名医·特别致敬称号。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詹启敏院士长期致力于肿瘤分子生物学和肿瘤转化医学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发现和系统揭示了细胞周期监测点关键蛋白的作用和机制,阐明多个重要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在细胞癌变和肿瘤诊断与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等职务。曾获第十二届健康中国(2019年度)十大人物等称号。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文章来源:《新乡医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xxyxyxb.cn/zonghexinwen/2022/0622/863.html